六艺经传 [ liù yì jīng zhuàn ]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泛指古代典籍
敦诗说礼 [ dūn shī shuō lǐ ]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男女授受不亲 [ nán nǚ shòu shòu bù qīn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礼坏乐缺 [ lǐ huài yuè quē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授受不亲 [ shòu shòu bù qīn ]
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斯文扫地 [ sī wén sǎo dì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夔龙礼乐 [ kuí lóng lǐ lè ]
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痛抱西河 [ tòng bào xī hé ]
比喻丧子之痛
全受全归 [ quán shòu quán guī ]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
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捧毂推轮 [ pěng gǔ tuī lún ]
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修旧起废 [ xiū jiù qǐ fèi ]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山节藻棁 [ shān jié zǎo zhuō ]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相鼠之刺 [ xiàng shǔ zhī cì ]
相:视;相鼠:《诗经》的篇名。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败国亡家 [ bài guó wáng jiā ]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逐末弃本 [ zhú mò qì běn ]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荡产倾家 [ dàng chǎn qīng jiā ]
指丧失全部家产。
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寒酸落魄 [ hán suān luò pò ]
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风树悲 [ fēng shù bēi ]
指丧父母的悲伤
梧桐半死 [ wú tóng bàn sǐ ]
比喻丧失配偶。
不腆之仪 [ bù tiǎn zhī yí ]
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一体同心 [ yī tǐ tóng xīn ]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