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正正 [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万全之策 [ wàn quán zhī cè ]
策:计策、办法。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上烝下报 [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
?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一王之法 [ yī wáng zhī fǎ ]
一王:一代王朝;法:标准。一个时代的规范。
事急无君子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正理平治 [ zhèng lǐ píng zhì ]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离经畔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放言高论 [ fàng yán gāo lùn ]
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讳疾忌医 [ huì jí jì yī ]
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半子之谊 [ bàn zǐ zhī yì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拟规画圆 [ nǐ guī huà yuán ]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逆天行事 [ nì tiān xíng shì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献替可否 [ xiàn tì kě fǒu ]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规重矩迭 [ guī zhòng jǔ dié ]
指合乎规矩法度。
无人问津 [ wú ré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不拘一格 [ bù jū yī gé ]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袭故守常 [ xí gù shǒu cháng ]
袭:固袭,继承;故:成例;常:常规。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同文共规 [ tóng wén gòng guī ]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不讳之门 [ bù huì zhī mén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洞彻事理 [ dòng chè shì lǐ ]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犯颜极谏 [ fàn yán jí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歪歪倒倒 [ wāi wāi dǎo dǎo ]
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