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著作等身 [ zhù zuò děng shēn ]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不忍卒读 [ bù rěn zú dú ]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口齿生香 [ kǒu chǐ shēng xiāng ]
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口不绝吟 [ kǒu bù jué yín ]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磨盾之暇 [ mó dùn zhī xiá ]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挟筴读书 [ xié cè dú shū ]
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凿壁悬梁 [ záo bì xuán liáng ]
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引锥刺股 [ yǐn zhuī cì gǔ ]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穿壁引光 [ chuān bì yǐn guāng ]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案萤干死 [ àn yíng gān sǐ ]
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干死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山陬海筮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兔园册子 [ tù yuán cè zi ]
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儒士成林 [ rú shì chéng lín ]
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言简意该 [ yán jiǎn yì gāi ]
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同“言简意赅”。
穷措大 [ qióng cuò dà ]
措大:醋大,指读书人。穷困的读书人
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穆如清风 [ mù rú qīng fēng ]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不羁之士 [ bù jī zhī shì ]
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目披手抄 [ mù pī shǒu chāo ]
披:翻阅。边读书边抄录。形容读书刻苦认真
安世默识 [ ān shì mò shí ]
安世:西汉丞相张安世,记忆力极强;默识:能背诵而牢记不忘。指人记忆力好,能过目成诵。
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言帚忘笤 [ yán zhǒu wàng tiáo ]
帚:扫帚;笤:条笤。说扫帚忘条笤。形容人健忘。
胸中万卷 [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 ]
指读过大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