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豪杰 [ rén zhōng háo jié ]
指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破家为国 [ pò jiā wèi guó ]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驽马铅刀 [ nú mǎ qiān dāo ]
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南面称王 [ nán miàn chēng wáng ]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拯危扶溺 [ zhěng wēi fú nì ]
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补阙拾遗 [ bǔ quē shí yí ]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市井之臣 [ shì jǐng zhī chén ]
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喉舌之官 [ hóu shé zhī guān ]
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垂名竹帛 [ chuí míng zhú bó ]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街号巷哭 [ jiē hào xiàng kū ]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负恩忘义 [ fù ēn wàng yì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金鎞刮膜 [ jīn bī guā mó ]
金鎞:传说古印度治眼病的形如箭头的金属工具。用金鎞刮去眼球表面的薄膜,使人复明。形容医术高超,能使他人失而复明。
半部论语治天下 [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出入相友 [ chū rù xiāng yǒu ]
出去做工,回家休息,大家都是同伴,应彼此互助,和睦相处。
拨乱济时 [ bō luàn jì shí ]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澄源正本 [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翻然改悟 [ fān rán gǎi wù ]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回生起死 [ huí shēng qǐ sǐ ]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决命争首 [ jué mìng zhēng shǒu ]
拼命争先而战。
衣裳盟会 [ yī shang méng huì ]
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鼻肿眼青 [ bí zhǒng yǎn qīng ]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撑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犹言顶天立地。
市井之徒 [ shì jǐng zhī tú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众星攒月 [ zhòng xīng zǎn yuè ]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言从计纳 [ yán cóng jì nà ]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