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三日新妇: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无所不备: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擦掌磨拳: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擦拳磨掌: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十里长亭: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避风港:一种无装卸设备、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比喻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
锣齐鼓不齐: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枕戈坐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一轰而起: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杅穿皮蠹: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一哄而起: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不置可否: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大人君子: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清水无大鱼: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左宜右宜: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
骤不及防: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武偃文修: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器二不匮: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枕戈披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同“枕戈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