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笑骂从汝:汝:你。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沐猴衣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太平无象: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吹大法螺: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伴食宰相: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补阙灯檠: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难弟难兄: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踢断门槛: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文选烂,秀才半:文选:指《昭明文选》。意思是熟读了《文选》,就可以成为半个秀才。讽刺科举取士的话。现也含…
阿平绝倒: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窃钩盗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沐猴冠冕: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以宫笑角: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泥中隐刺: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