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死有余罪(siyouyuzui)
成语繁体:死有余罪
成语语法:紧缩式成语
成语解释: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
成语例句: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5回:“死有余罪的人,身该万死的人,寨主还有这般优待。”
近义词:死有余辜
英文翻译:One's crime deserves more than death
【名称】死有余罪【拼音】sǐ yǒu yú zuì【解释】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出处】《汉书·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事例】况且张献忠识字不多,你替他草飞檄辱骂朝廷,直斥皇上,实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四章
除卖国奸,死有余罪。
顾荣忽引诸伧渡,妨我辈涂辙,死有余罪。
是下吏妄为,得罪了都尉府吏,死有余罪。
顾荣忽引诸伧辈度,妨我辈涂辙,死有余罪。
陛下念臣驽怯,亲枉车驾临幸,死有余罪矣。
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
致守学讦奏,户部遣官追征,实臣出纳不谨,死有余罪。
在房间里翻腾了一阵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一件死有余罪的事。
朱芾、李若虚尝为飞议曹,主帅有异意而不能谏;又言,飞狱具,寺官聚断,咸谓死有余罪,寺丞何彦猷、李若朴独喧然以众议为非,欲从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