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招贤纳士(zhaoxiannashi)
成语注音:ㄓㄠ ㄒㄧㄢˊ ㄋㄚˋ ㄕˋ
成语简拼:ZXNS
成语繁体:招賢納士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反义词:植党营私
英文翻译:invite the talented and call the valorous (idiom); to recruit talent
他喜欢招贤纳士。
所以招贤纳士是第一位。
王朝大力奖掖学术,招贤纳士。
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招贤纳士:到好友学校里挖角一名教师。
省内外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贤纳士。
燕国的昭王招贤纳士,荆轲刺秦王故事出自易县燕下都。
首先,在学院的网站上开始发布信息,拉开招贤纳士的序幕。
黄金台又名金台、燕台、招贤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
公司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招贤纳士,一步一个脚印,现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