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不痴不聋(buchibulong)
成语繁体:不癡不聾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AC式成语
成语示例: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唐纪代宗大历二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常与“不成姑公”连用
成语例句: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 唐纪代宗大历二年》)
类似成语: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近义词:装聋作哑
英文翻译:pretend to be ignorant of
唐朝时期,郭子仪多次打败叛军,使唐王朝转危为安。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小两口吵架,郭暖说了几句气话,升平公主就回家告状。郭子仪带郭暖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笑着答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下一辈吵架何必计较?”。
不痴不聋,现代成语,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民谚
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细细想来,也是有道理的。
也因为许多不堪回首和难以面对的事,使我领悟“不能改变世界,只好改变自己”,学习“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的无为与“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