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大义凛然(dayilinran)
成语繁体:大義凜然
成语语法: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成语用法: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
成语正音:凛,不能读作“bǐnɡ”。
成语辨析:大义凛然和“正义凛然”、“正气凛然”;都可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令人敬畏的样子。往往可通用。不同在于:①“大义”、“正气”和“正义”含义不尽相同。“大义”指大道理;“正义”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正气”指正直的气节和光明正大的作风。②“正气凛然”可用来表示一个人的一贯态度和表现;大义凛然和“正义凛然”一般不能。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正气凛然 浩然正气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深明大义 从容不迫 临危不俱 凛然正气
英文翻译:devotion to righteousness that inspires reverence (idiom)
大义凛然,常用来描写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一般用作状语。
大义凛然,气凌霄汉。
他大义凛然,怒斥敌顽。
始终大义凛然,严词拒绝。
小明大义凛然,至死不屈。
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
但胡兰刚毅不屈,大义凛然。
方志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刘胡兰大义凛然,壮烈牺牲。
你什么时候如此大义凛然了?
介子推大义凛然地带众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