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取威定霸(quweidingba)
成语繁体:取威定霸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取威定霸,于是乎在。”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例句: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十二回
【成语】取威定霸【拼音】qǔ wēi dìng bà【解释】取得威望,策定霸业。比喻功高威重。【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示例】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十二回
取威定霸,大功也。
这样,就可以百战百胜,辅佐君王取威定霸、一统天下、安定四方了。
夫锄暴剪恶,大顺也;拯顺扶颠,大义也;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
今有申包胥来借兵,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所谓取威定霸,在此一举。
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