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奔走相告(benzouxianggao)
成语繁体:奔走相告
成语语法:连动式成语
成语解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于是群情惊疑,奔走相告,以为又将重演十年前之惨剧。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成语用法: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
成语正音:奔,不能读作“bèn”;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易错:告,不能写作“先”。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于是群情惊疑,奔走相告,以为又将重演十年前之惨剧。(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五笔打字:DFST
英文翻译:to spread the news (idiom)
春秋时期,晋、楚等11国派出高级官员到虢国会盟,楚使熊虔的仪仗非常气派,远远超出了当时出巡的标准,天子出巡才有“虎贲”百人,而最低的士人出巡只有“陪乘”一人,任务是“告奔走”。楚使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使臣的反感。
奔走相告,成语,读作“bēn zǒu xiāng gào”。意思是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出自《国语·鲁语下》。
人们奔走相告。
逢春奔走相告,乡党竞相引种。
小明考上了博士,大家奔走相告。
于是大军山呼海吃,百姓奔走相告。
喜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
人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议论风生。
同志们如释重负,奔走相告,额手相庆。
消息传到中山,人们奔走相告,万众欢腾。
棚户区居民得此喜讯,奔走相告,额手称庆。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喜不自胜,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