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通家之好(tongjiazhihao)
成语繁体:通家之好
成语语法: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卑下意欲往谒洛中,以修通家之好,娘子意下如何?◎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两者的关系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宗璞《南渡记》第二章:“庄家虽是通家之好,可连庄家也是住在别人家呢。”
与元好问有通家之好,交谊颇厚。
他家与谢家是通家之好,很有交情。
我劝夫人休顶本,结成个通家之好加层亲。
拐走,幸被曾文伯一家救下,两家因此成了通家之好。
你我两家通家之好,而你却过门不入,这可不合乎礼节!
这样的交情,比通家之好更进一层,亲兄弟也不过如此,真正算得上是手足之情。
于是当时分宜观光卢氏合族人闻风潜逃,未逃避的便改为数代通家之好的钟姓。
因为这个缘故,杜家与距家70里外的华阴县王山史的后人,成为几代人的通家之好。
适封良辰,我与公孙将军,有一桩家事不妨告知诸位同僚——我们两家有意结为通家之好。
都执掌大权,威势倾动朝廷内外,王球虽和他们有通家之好,又是姻戚,但未尝与他们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