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化险为夷: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以夷制夷: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夷为平地: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芟夷大难: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夷然不屑:夷然:泰然;不屑:轻视。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视险如夷: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夷险一致:夷:平安。不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节操均不变如一。
尊王攘夷: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
出夷入险:出入于安危之中。
伤夷折衄:伤夷:创伤;折衄:挫败。受到创伤,遭到挫败
江左夷吾: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毁宗夷族:把同宗簇的人都杀死。
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
不夷不惠: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詈夷为跖: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朝夷暮跖: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夷险一节: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
放诸四夷: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
等夷之志:《诗·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郑玄 笺:“類,等夷也。” 孔颖达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