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 [ bù shí zhōu sù ]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小国寡民 [ xiǎo guó guǎ mín ]
国家小,人民少。
除害兴利 [ chú hài xīng lì ]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朝夷暮跖 [ zhāo yí mù zhí ]
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蠹国殃民 [ dù guó yāng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民生凋敝 [ mín shēng diāo bì ]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蠹国耗民 [ dù guó hào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邦以民为本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安土息民 [ ān tǔ xī mín ]
安土:使地方安定;息民:使人民生息。安定社会秩序,让人民休养生息。
等夷之心 [ děng yí zhī xīn ]
见“ 等夷之志 ”。
官逼民变 [ guān bī mín biàn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民贵君轻 [ mín guì jūn qīng ]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保境安民 [ bǎo jìng ān mín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民以食为天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愚民政策 [ yú mín zhèng cè ]
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民为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民膏民脂 [ mín gāo mín zhī ]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民惟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辱国殄民 [ rǔ guó tiǎn mín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蠹政害民 [ dù zhèng hài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广土众民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国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披发文身 [ pī fà wén shēn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成语拼音】yí mín
【成语解释】(一)、谓使度量标准统一,民众交易公平。《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 疏:“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樊光、服虔 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
(二)、对外国人的泛称。清 姚鼐《侍讲张君墓志铭》:“澳门 者,香山 南境,斗入海,西洋夷民居之……上吏以君贤,俾摄其职,君尤能得夷民情而柔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