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若崩 [ cóng è ruò bēng ]
崩:倒塌。学坏像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颓垣败壁 [ tuí yuán bài bì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木坏山颓 [ mù huài shān tuí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山岳崩颓 [ shān yuè bēng tuí ]
比喻王朝覆亡。
地坼天崩 [ dì chè tiān bēng ]
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从恶如崩 [ cóng è rú bēng ]
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山崩地塌 [ shān bēng dì tā ]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山以小陁而大崩 [ shān yǐ xiǎo tuó ér dà bēng ]
陁:崩溃。山因为有小的崩溃所以倾塌。比喻小漏洞不及时补救,就可能酿成大祸。
山崩地陷 [ shān bēng dì xiàn ]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山颓木坏 [ shān tuí mù huài ]
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山崩川竭 [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栋榱崩折 [ dòng cuī bēng zhé ]
栋:正梁;榱:椽子;崩:崩坏;折:折断。梁椽毁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国家或政权倾覆
榱栋崩折 [ cuī dòng bēng zhē ]
比喻大局崩溃。
颓垣废址 [ tuí yuán fèi zhǐ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瓦解土崩 [ wǎ jiě tǔ bēng ]
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地裂山崩 [ dì liè shān bēng ]
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山崩水竭 [ shān bēng shuǐ jié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颓垣败井 [ tuí yuán bài jǐng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从恶是崩 [ cóng è shì bēng ]
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风云变色 [ fēng yún biàn sè ]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颓垣断堑 [ tuí yuán duàn qiàn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栋朽榱崩 [ dòng xiǔ cuī bēng ]
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成语拼音】bēng tuí
【成语解释】(一)、倒塌毁坏。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狱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元典章·户部八·河伯》:“雨復霖霈,塘路衝陨,园岸崩頽,稻秧浸烂。”《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况 岐山 王业所基,一旦崩頽,事非小故。”郭沫若《陶行知挽歌》:“真是天变地异呀,又崩颓了一座 泰山。”
(二)、败坏衰落。《<孝经注疏>序》:“适值 周 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頽。”清 顾炎武《骊山行》:“一朝大运合崩頽,三宫九市横豺虎。”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运命,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溃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