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仇不及公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
及:到。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借公行私 [ jiè gōng xíng sī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不媿下学 [ bù kuì xià xué ]
犹言不耻下问。
选贤进能 [ xuǎn xián jìn néng ]
选:选择,挑选。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无私有弊 [ wú sī yǒu bì ]
私:私心;弊:欺骗、蒙混的事情。因处在嫌疑之地,虽然没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忧公无私 [ yōu gōng wú sī ]
忧:愁苦,忧虑。忧虑国家公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答非所问 [ dá fēi suǒ wèn ]
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化公为私 [ huà gōng wéi sī ]
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
私智小慧 [ sī zhì xiǎo huì ]
私:个人的;慧:智慧。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
盘根问底 [ pán gēn wèn dǐ ]
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记问之学 [ jì wèn zhī xué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结党营私 [ jié dǎng yíng sī ]
党:集团;营:谋求。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舞弊营私 [ wǔ bì yíng sī ]
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衾影无愧 [ qīn yǐng wú kuì ]
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
无人问津 [ wú ré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问心有愧 [ wèn xīn yǒu kuì ]
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计上心头 [ jì shàng xīn tóu ]
心里突然有了计策。同“计上心来”。
私心自用 [ sī xīn zì yòng ]
私:个人的;自用:凭主观行事。只凭自己的心意行事
执经叩问 [ zhí jīng kòu wèn ]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入境问俗 [ rù jìng wèn sú ]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不徇私情 [ bù xùn sī qíng ]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访亲问友 [ fǎng qīn wèn yǒu ]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音问相继 [ yīn wèn xiāng jì ]
音问:音信。书信和别人捎来的问候连续而来
【成语拼音】sī wèn
【成语解释】私下请问或询问。《晏子春秋·问下十》:“寡人受貺矣,愿有私问焉。”《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杨坚 私问 德林 曰:‘欲何以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