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随人 [ fǔ yǎng suí rén ]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豁然大悟 [ huō rán dà wù ]
形容彻底晓悟。
截趾适履 [ jié zhǐ shì lǚ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宽猛并济 [ kuān měng bìng jì ]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相得益章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束带结发 [ shù dài jié fā ]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衣紫腰黄 [ yì zǐ yāo huáng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浑金白玉 [ hún jīn bái yù ]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同“浑金璞玉”。
春风雨露 [ chūn fēng yǔ lù ]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月晕主风 [ yuè yùn zhǔ fēng ]
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得不补失 [ dé bù bǔ shī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长缨在手 [ cháng yīng zài shǒu ]
缨:绳子。手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
厌故喜新 [ yàn gù xǐ xīn ]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玉树琼枝 [ yù shù qióng zhī ]
①形容树木华美。②比喻贵家子弟。
首唱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没齿难忘 [ mò chǐ nán wàng ]
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暑来寒往 [ shǔ lái hán wǎng ]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玉楼金阙 [ yù lóu jīn què ]
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苦行赎罪 [ kǔ xíng shú zuì ]
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百结悬鹑 [ bǎi jié xuán chún ]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琼楼金阙 [ qióng lóu jīn què ]
犹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来历不明 [ lái lì bù míng ]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的的确确 [ dí dí què què ]
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官运亨通 [ guān yùn hēng tōng ]
官运:官场中的运气;亨通:顺利。指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明珠弹雀 [ míng zhū tán què ]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成语拼音】bǔ quē
【成语解释】(一)、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
(二)、引申为弥补缺漏。吴格《<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三)、官名。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 时改为司谏。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宋 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