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放踵 [ mó dǐng fàng zhǒng ]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节食缩衣 [ jié shí suō yī ]
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助我张目 [ zhù wǒ zhāng mù ]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浮寄孤悬 [ fú jì gū xuán ]
漂浮似地悬挂着。
却金暮夜 [ què jīn mù yè ]
指为官清廉。
不可胜数 [ bù kě shèng shǔ ]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遗音余韵 [ yí yīn yú yùn ]
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 yī lóng jiǔ zhǒng,zhǒng zhǒng yǒu bié ]
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
妙处不传 [ miào chù bù chuán ]
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
蛇蚓蟠结 [ shé yǐn pán jié ]
蛇蚓:蛇和蚯蚓;蟠结:盘曲纠结的样子。比喻草书笔划曲屈。
积毁消骨 [ jī huǐ xiāo gǔ ]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对面不识 [ duì miàn bù shí ]
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染苍染黄 [ rǎn cāng rǎn huáng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字若涂鸦 [ zì ruò tú yā ]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高冠博带 [ gāo guān bó dài ]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起居万福 [ qǐ jū wàn fú ]
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
齐心合力 [ qí xīn hé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戮力 [ tóng xīn lù lì ]
指齐心合力。
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齐心戮力 [ qí xīn lù lì ]
戮:合。指同心合力。
枉墨矫绳 [ wǎng mò jiǎo shéng ]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笔诛墨伐 [ bǐ zhū mò fá ]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成语拼音】yáng mò
【成语解释】(一)、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成玄英 疏:“杨朱、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杨 墨 之道不息,孔子 之道不著。”唐 韩愈《上宰相书》:“杨、墨、释、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二)、指 杨 墨 的学说。杨朱 主张为我,墨翟 主张兼爱,是 战国 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 墨,放淫辞,邪説者不得作。”汉 扬雄《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宋 陈亮《与应仲实书》:“近世 张给事 学佛有见……其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战国 之 杨 墨 也!”清 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杨 墨,故终身亦闢佛 老。”
(三)、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唐 李白《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诗:“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杨 墨 日成科。”王琦 注:“《通典》:开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师置 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