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财末 [ dé běn cái mò ]
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夷险一节 [ yí xiǎn yī jié ]
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
处之夷然 [ chǔ zhī yí rán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夷然:坦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以夷攻夷 [ yǐ yí gōng yí ]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
不食周粟 [ bù shí zhōu sù ]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 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盛德遗范 [ shèng dé yí fàn ]
盛德:美盛的品德;范:榜样。先人美盛的品德和风范
厚德载福 [ hòu dé zǎi fú ]
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尊王攘夷 [ zūn wáng rǎng yí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砥行立名 [ dǐ xíng lì míng ]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重德不报 [ zhòng dé bù bào ]
重德:大德;报:报答。指对人施恩德太大,不会得到相应的报答
昭德塞违 [ zhāo dé sè wéi ]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才德兼备 [ cái dé jiān bèi ]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积善成德 [ jī shàn chéng dé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天恩祖德 [ tiān ēn zǔ dé ]
天恩:皇恩;祖德:祖宗的荫德。皇上和祖宗的恩德。
紫芝眉宇 [ zǐ zhī méi yǔ ]
为称颂人德行高洁之词。
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等夷之心 [ děng yí zhī xīn ]
见“ 等夷之志 ”。
树德务滋 [ shù dé wù zī ]
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德隆望尊 [ dé lóng wàng zūn ]
犹言德高望重。同“德隆望重”。
龙德在田 [ lóng dé zài tián ]
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珪璋特达 [ guī zhāng tè dá ]
比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成语拼音】yí dé
【成语解释】(一)、谓夷人之性。《左传·定公四年》:“夷德无厌,若邻於君,疆埸之患也。”《左传·哀公十三年》:“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
(二)、常德。《逸周书·武穆》:“揆民之任,夷德之用。”孔晁 注:“夷,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