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能解 [ lǎo yù néng jiě ]
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锵金铿玉 [ qiāng jīn kēng yù ]
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同“锵金鸣玉”。
燕麦兔葵 [ yàn mài tù kuí ]
形容景象荒凉
言有尽而意无穷 [ yán yǒu jìn ér yì wú qióng ]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蓬蒿满径 [ péng hāo mǎn jìng ]
形容多日无人出入之处。
裁云剪水 [ cái yún jiǎn shuǐ ]
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歌吟笑呼 [ gē yín xiào hū ]
高歌低吟,狂笑欢呼。用来形容饮酒之后豪情流露。
訇然中开 [ hōng rán zhōng kāi ]
形容大声。
盲风涩雨 [ máng fēng sè yǔ ]
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七步成章 [ qī bù chéng zhāng ]
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骚翁墨客 [ sāo wēng mò kè ]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更唱叠和 [ gēng chàng dié hé ]
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长歌当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催眉折腰 [ cuī méi zhé yāo ]
形容低头弯腰阿谀逢迎的媚态。
朗朗上口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才学相貌都好。
浮光略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可想而知 [ kě xiǎng ér zhī ]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羚羊挂角 [ líng yáng guà jiǎo ]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逢人说项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
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骑驴吟灞上 [ qí lǘ yín bà shàng ]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芙蓉出水 [ fú róng chū shuǐ ]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水芙蓉 [ chū shuǐ fú róng ]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初发芙蓉 [ chū fā fú róng ]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拼音】yín shī
【成语解释】(一)、作诗。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 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二)、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