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耳目 [ bì rén ěr mù ]
指避免走漏消息。
望风披靡 [ wàng fēng pī mǐ ]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所向风靡 [ suǒ xiàng fēng mǐ ]
风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畏惧强敌,闻风溃败
擒龙缚虎 [ qín lóng fù hǔ ]
缚;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鸭行鹅步 [ yā xíng é bù ]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犬马之决 [ quǎn mǎ zhī jué ]
指臣僚的果敢决断。
鸱张鼠伏 [ chī zhāng shǔ fú ]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伏维尚飨 [ fú wéi shàng xiǎng ]
古代祭文中的套语,指请享用祭品吧
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鸢肩鹄颈 [ yuān jiān hú jǐng ]
如鸢之耸肩,如鹄之伸颈。形容伏案苦思的样子。
知雄守雌 [ zhī xióng shǒu cí ]
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中天之世 [ zhōng tiān zhī shì ]
即盛世。用以称赞帝王功德,古时多称尧舜禹三世为中天之世。
双足重茧 [ shuāng zú zhòng jiǎn ]
形容奔走劳苦。
扬砂走石 [ yáng shā zǒu shí ]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吹箫乞食 [ chuī xiāo qǐ shí ]
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行不履危 [ xíng bù lǚ wēi ]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吴市吹箫 [ wú shì chuī xiāo ]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畏影恶迹 [ wèi yǐng è jì ]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
送旧迎新 [ sòng jiù yíng xīn ]
送走旧的,迎来新的。
百舍重茧 [ bǎi shè chóng jiǎn ]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行步如飞 [ xíng bù rú fēi ]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悠悠扬扬 [ yōu yōu yáng yáng ]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
福为祸始 [ fú wéi huò shǐ ]
指福与祸没有定数,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亦作“福为祸先”。
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拼音】zǒu fú
【成语解释】(一)、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
(二)、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
(三)、谦辞。犹言趋伏、拜伏。明 宋濂《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