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发潜阐幽 [ fā qián chǎn yōu ]
潜:潜伏;幽:隐藏。阐发沉渐深奥的事理
山川米聚 [ shān chuān mǐ jù ]
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将飞翼伏 [ jiāng fēi yì fú ]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头没杯案 [ tóu mò bēi àn ]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潜骸窜影 [ qián hái cuàn yǐng ]
骸:形骸;窜:伏匿。躲藏起来不露面
无患之患 [ wú huàn zhī huàn ]
潜伏的,还没有显露出来的祸患。
膝语蛇行 [ xī yǔ shé xíng ]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打出吊入 [ dǎ chū diào rù ]
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汗流至踵 [ hàn liú zhì zhǒng ]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降邪从正 [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
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行不从径 [ xíng bù cóng jìng ]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意切辞尽 [ yì qiè cí jìn ]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行常带经 [ xíng cháng dài jīng ]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鹅行鸭步 [ é xíng yā bù ]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行行重行行 [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行行:走着不停;重:又。走了一程又一程。形容道路遥远,走个不停
流血漂橹 [ liú xuè piāo lǔ ]
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弩箭离弦 [ nǔ jiàn lí xián ]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
鳌掷鲸呿 [ áo zhì jīng qù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骐骥困盐车 [ qí jì kùn yán chē ]
犹言骥伏盐车。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行坐不安 [ xíng zuò bù ān ]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踉踉跄跄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潜龙勿用 [ qián lóng wù yòng ]
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串亲访友 [ chuàn qīn fǎng yǒu ]
走亲戚,看朋友。
【成语拼音】zǒu fú
【成语解释】(一)、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
(二)、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
(三)、谦辞。犹言趋伏、拜伏。明 宋濂《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