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 ]
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
潮涨潮落 [ cháo zhǎng cháo luò ]
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随波漂流 [ suí bō piāo liú ]
随:跟从。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奔走呼号 [ bēn zǒu hū háo ]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行尸走骨 [ xíng shī zǒu gǔ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同“行尸走肉”。
伏龙凤雏 [ fú lóng fèng chú ]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信步漫游 [ xìn bù màn yóu ]
信步:随意行走。随意走走逛逛
走丸逆坂 [ zǒu wán nì bǎn ]
走丸:滚弹丸;坂:同“阪”,山坡。逆着山坡滚弹丸。比喻所求与所行相背离,难偿所愿
进进出出 [ jìn jìn chū chū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道而不径 [ dào ér bù jìng ]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鸿飞冥冥,弋人何慕 [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mù ]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走鸾飞凤 [ zǒu luán fēi fèng ]
莺:古作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疾走着的鸾,飞舞着的凤。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自投于地 [ zì tóu yú dì ]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秉节持重 [ bǐng jié chí zhòng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周游列国 [ zhōu yóu liè guó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曳兵之计 [ yè bīng zhī jì ]
指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不紧不慢 [ bù jǐn bù màn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南山隐豹 [ nán shān yǐn bào ]
隐:隐伏。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
碧波荡漾 [ bì bō dàng yàng ]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发奸摘伏 [ fā jiān zhāi fú ]
同“ 發姦擿伏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
胆破心寒 [ dǎn pò xīn hán ]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横峰侧岭 [ héng fēng cè lǐng ]
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实打实 [ shí dǎ shí ]
结实对结实。指实实在在
行步如风 [ xíng bù rú fēng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成语拼音】zǒu fú
【成语解释】(一)、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
(二)、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
(三)、谦辞。犹言趋伏、拜伏。明 宋濂《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