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首縻躯 [ suì shǒu mí qū ]
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同“碎首糜躯”。
夷险一致 [ yí xiǎn yī zhì ]
夷:平安。不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节操均不变如一。
逆子贰臣 [ nì zǐ èr chén ]
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烈火辨玉 [ liè huǒ biàn yù ]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兴利节用 [ xīng lì jié yòng ]
兴:兴办。兴办有利的事业,节约花费
云龙鱼水 [ yún lóng yú shuǐ ]
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比喻君臣相得
鸣凤朝阳 [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繁音促节 [ fán yīn cù jié ]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谋臣猛将 [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
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卑躬屈节 [ bēi gōng qū jié ]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抚掌击节 [ fǔ zhǎng jī jié ]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食不求饱 [ shí bù qiú bǎo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张灯结采 [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同“张灯结彩”。
呷醋节帅 [ xiā cù jié shuài ]
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纳贡称臣 [ nà gòng chēng chén ]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折节下士 [ zhé jié xià shì ]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盛暑祁寒 [ shèng shǔ qí hán ]
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穷年没世 [ qióng nián méi shì ]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靦颜天壤 [ miǎn yán tiān rǎng ]
靦颜:脸上表现惭愧;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清风峻节 [ qīng fēng jùn jié ]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满而不溢 [ mǎn ér bù yì ]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遒文壮节 [ qiú wén zhuàng jié ]
遒:强劲有力。形容文辞强劲有力,节奏雄壮
用钱如水 [ yòng qián rú shuǐ ]
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
风流倜傥 [ fēng liú tì tǎng ]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晚节末路 [ wǎn jié mò lù ]
节:时期;末路:终了。末世。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成语拼音】chén jié
【成语解释】人臣的节操。《孔子家语·致思》:“长事 齐 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汉书·路温舒传》:“詔书令公卿选可使 匈奴 者,温 舒 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明 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往 西涯公 处 刘瑾、张永 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岳王祠联》:“天章褒臣节,想当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万古精诚光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