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猿祸木 [ wáng yuán huò mù ]
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山雨欲来 [ shān yǔ yù lái ]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省略,指预示有事情发生
同业相仇 [ tóng yè xiāng chóu ]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异路同归 [ yì lù tóng guī ]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任所欲为 [ rèn suǒ yù wéi ]
任:听凭;所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和而不同 [ hé ér bù tóng ]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时望所归 [ shí wàng suǒ guī ]
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同心合德 [ tóng xīn hé dé ]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猫鼠同乳 [ māo shǔ tóng rǔ ]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同“猫鼠同眠”。
摇摇欲倒 [ yáo yáo yù dǎo ]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同病相怜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乍同乍异 [ zhà tóng zhà yì ]
乍:忽然;同:一样;异:不同。一会同意,一会不同意,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类同相召 [ lèi tóng xiāng zhào ]
召:召唤。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独异于人 [ dú yì yú rén ]
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大桀小桀 [ dà jié xiǎo jié ]
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袍泽之谊 [ páo zé zhī yì ]
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骑鹤上扬州 [ 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 ]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同文共规 [ tóng wén gòng guī ]
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
眼穿肠断 [ yǎn chuān cháng duàn ]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千里共婵娟 [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
婵娟:指月亮。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美景。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语拼音】tóng yù
【成语解释】(一)、同心;同一愿望。《左传·襄公二十年》:“书曰:‘蔡 杀其大夫 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昭公四年》:“求逞於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孙子·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二)、有共同愿望的人。《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