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镝之苦 [ fēng dí zhī kǔ ]
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见可而进 [ jiàn kě ér jìn ]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争长竞短 [ zhēng zhǎng jìng duǎn ]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以佚待劳 [ yǐ yì dài láo ]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 ]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军令状 [ jūn lìng zhuàng ]
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先人夺人 [ xiān rén duó rén ]
夺:争取。先于别人去夺取别人的心
临军对阵 [ lín jūn duì zhèn ]
临:面对。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望尘奔溃 [ wàng chén bēn kuì ]
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偃武休兵 [ yǎn wǔ xiū bīng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yǎ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zhāo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鸣金收军 [ míng jīn shōu jūn ]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息军养士 [ xī jūn yǎng shì ]
息:休息,修整。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鼓角齐鸣 [ gǔ jiǎo qí míng ]
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刑天争神 [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 ]
刑天:神话人物。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壁垒森严 [ bì lěi sēn yán ]
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恃强争霸 [ shì qiáng zhēng bà ]
凭借自己的强大争夺霸权
四郊多垒 [ sì jiāo duō lěi ]
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上善若水 [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
按甲寝兵 [ àn jiǎ qǐn bīng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休牛放马 [ xiū niú fàng mǎ ]
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触斗蛮争 [ chù dòu mán zhēng ]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争长黄池 [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 ]
长:年高,盟长;黄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时,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争为盟长。指比较高低,力争占…
孤军作战 [ gū jūn zuò zhàn ]
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比喻单独办事,没有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