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板六十四 [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倒持手板 [ dǎo chí shǒu bǎn ]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铜琶铁板 [ tóng pā tiě bǎn ]
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后台老板 [ hòu tái lǎo bǎn ]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铁板铜琶 [ tiě bǎn tóng pá ]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弦”。
荆笔杨板 [ jīng bǐ yáng bǎn ]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一板三眼 [ yī bǎn sān yǎn ]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中原板荡 [ zhōng yuán bǎn dàng ]
中原:指我国中部,泛指天下;板荡:《诗经》篇名,指周厉王荒淫无道。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板上钉钉 [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
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一板一眼 [ yī bǎn yī yǎn ]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铁板不易 [ tiě bǎn bù yì ]
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假天假地 [ jiǎ tiān jiǎ dì ]
假天:指开天窗;假地:在室内架阁板。开天窗为室内增添光线,架阁板为子女安顿住处。形容居住条件恶劣,生活窘迫。
一鼓一板 [ yī gǔ yī bǎn ]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俎上之肉 [ zǔ shàng zhī ròu ]
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可以任人宰割
板上砸钉 [ bǎn shàng zá dīng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木头木脑 [ mù tóu mù nǎo ]
形容呆板、迟钝。
五积六受 [ wǔ jī liù shòu ]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刍荛之言 [ chú ráo zhī yán ]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询于刍荛 [ xún yú chú ráo ]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握椠怀铅 [ wò qiàn huái qiān ]
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举笏击蛇 [ jǔ hù jī shé ]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手板将蛇打死。比喻有胆识。
刍荛之见 [ chú ráo zhī jiàn ]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如埙如篪 [ rú xūn rú chí ]
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低眉顺眼 [ dī méi shùn yǎn ]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如埙如箎 [ rú xūn rú chí ]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拼音】bǎn bǎn
【成语解释】(1).乘戾,反常。《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毛 传:“板板,反也。” 孔颖达 疏:“《释训》云:‘板板,僻也。’邪僻即反戾之义,故为反也。”(2).形容表情冷淡、严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若説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些光景,只是恁等板板地。” 朱自清 《海行杂记》:“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面孔仍是板板地,若有所不屑然。” 茅盾 《色盲》:“但是 何教官 的猫脸上却是板板地没有一条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