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衣顿足 [ qiān yī dùn zú ]
形容极为悲痛,难以分享的样子。
枕戈达旦 [ zhěn gē dá dàn ]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兵戈抢攘 [ bīng gē chēng rǎng ]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难以逆料 [ nán yǐ nì liào ]
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
临难不顾 [ lín nán bù gù ]
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乘虚迭出 [ chéng xū dié chū ]
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积重难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弄兵潢池 [ nòng bīng huáng shi ]
比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潢池,积水池。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可同患,难处安 [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遇难成祥 [ yù nàn chéng xiáng ]
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难以预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积习难除 [ jī xí nán chú ]
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弘济时艰 [ hóng jì shí jiān ]
弘:大;济:接济。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
桀骜难驯 [ jié áo nán xùn ]
指凶悍倔强,难以驯服。
瓦合之卒 [ wǎ hé zhī zú ]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祸结兵连 [ huò jié bīng lián ]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此问彼难 [ cǐ wèn bǐ nán ]
这个诘问,那个责难。
难兄难弟 [ nàn xiōng nàn dì,nán xiōng nán dì ]
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前跋后疐 [ qián bá hòu máo ]
比喻进退两难。
兵败将亡 [ bīng bài jiàng wáng ]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禀性难移 [ bǐng xìng nán yí ]
本性难以改变。
虾荒蟹乱 [ xiā huāng xiè luàn ]
荒:灾荒。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
【成语拼音】bīng nán
【成语解释】战事;战乱。《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讨贼 张进 及讨叛 胡 有功”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民夷杂处,数有兵难。”《魏书·宋繇传》:“家无餘财,雅好儒学,虽在兵难之间,讲诵不废。”《新唐书·五行志二》:“其地当有兵难。” 宋 苏辙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今朝廷若见其易与,因而别有大段求索,使彼不能堪忍,或至忿争,兵难一交,必非朝廷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