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马文章 [ bān mǎ wén zhāng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屈艳班香 [ qū yàn bān xiāng ]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班班可考 [ bān bān kě kǎo ]
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狗马之心 [ gǒu mǎ zhī xīn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群口啾唧 [ qún kǒu jiū jī ]
啾唧:细小而杂碎的声音。形容一班小人在暗地里搬弄是非。
黄门驸马 [ huáng mén fù mǎ ]
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犬马齿索 [ quǎn mǎ chǐ suǒ ]
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班师得胜 [ bān shī dé shèng ]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班门调斧 [ bān mén diào fǔ ]
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仕女班头 [ shì nǚ bān tóu ]
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
班师振旅 [ bān shī zhèn lǚ ]
班:还、回;师:军队;振:整理;旅:军队。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一班半点 [ yī bān bàn diǎn ]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秀出班行 [ xiù chū bān háng ]
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代马依风 [ dài mǎ yī fēng ]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金马碧鸡 [ jīn mǎ bì jī ]
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三班六房 [ sān bān liù fáng ]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衔橛之变 [ xián jué zhī biàn ]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泛驾之马 [ fàn jià zhī mǎ ]
泛驾:覆驾,不受驾驭。不受驾驭的马。比喻敢于创新的英雄人物
东观续史 [ dōng guān xù shǐ ]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按步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弄斧班门 [ nòng fǔ bān mén ]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班门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驽蹇之乘 [ nú jiǎn zhī chéng ]
驽:劣马;蹇:跛驴。用劣马或跛驴拉的车子。比喻能力低下
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成语拼音】bān mǎ
【成语解释】◎ 班马 bānmǎ[scattered horse] 离群的马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详细解释(1).离群之马。《左传·襄公十八年》:“ 邢伯 告 中行伯 曰:‘有班马之声, 齐 师其遁。’” 杜预 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失羣班马,迷轮乱辙。” 唐 李白 《送友人》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琦 注:“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长鸣,亦若有离羣之感。” 清 钱谦益 《别惠老两绝句》之二:“头白此为别,忍听班马鸣?”(2).古代两人的并称。指 汉 班固 与 司马迁 。《晋书·陈寿徐广等传论》:“ 丘明 既没, 班 马 迭兴。” 宋 洪迈 《<班马字类>序》:“今之为文者必祖 班 马 。 马 史无善注,厪殆至于不能读。故 班 书显行。”(3).古代两人的并称。指 汉 班固 与 司马相如 。 唐 清昼 《讲古文联句》:“ 屈 宋 接武, 班 马 继作。”《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吟诗与 李 杜 争强,作赋与 班 马 鬭胜。”(4).古代两人的并称。指 汉 班固 和 马融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况 班 马 之贱职, 潘岳 之下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