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抱怨雪耻 [ bào yuàn xuě chǐ ]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施恩望报 [ shī ēn wàng bào ]
施:给予;报:报答。给予人恩惠,期望得到报答
酬功报德 [ chóu gōng bào dé ]
酬:报谢;报:报答。酬谢功劳,报答恩德
善有善报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反哺衔食 [ fǎn bǔ xián shí ]
反哺:乌雏长大后,衔食哺母乌。小乌又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恩情。
节衣素食 [ jié yī sù shí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轻事重报 [ qīng shì zhòng bào ]
报:报告。小事情用严重语气报告
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dé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蛇雀之报 [ shé què zhī bào ]
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斯须之报 [ sī xū zhī bào ]
斯须:短暂;报:报答。指微小的报答
报本反始 [ bào běn fǎn shǐ ]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借客报仇 [ jiè kè bào chóu ]
帮助别人报仇。
冤冤相报 [ yuān yuān xiāng bào ]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借身报仇 [ jiè shēn bào chóu ]
指舍身助人报仇。同“借交报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借交报仇 [ jiè jiāo bào chóu ]
帮助别人报仇。
重德不报 [ zhòng dé bù bào ]
重德:大德;报:报答。指对人施恩德太大,不会得到相应的报答
不食烟火 [ bù shí yān huǒ ]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yǒu yuān bào yuān ,yǒu chóu bào chóu ]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报怨雪耻 [ bào yuàn xuě chǐ ]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反哺之私 [ fǎn bǔ zhī sī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敌惠敌怨 [ dí huì dí yuàn ]
犹言报德报怨。
舍身图报 [ shě shēn tú bào ]
舍:放弃;报:报答。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牺牲生命也要报答
【成语拼音】shí bào
【成语解释】受报答或受报应。《明史·徐达常遇春传赞》:“顾 中山 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 开平 天不假年,子孙亦復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虽后来食报无可证明,天道昭昭,谅必无倖免之理也。” 王毓岱 《示和甫》诗:“食报有达人,饱閲八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