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藴请火 [ shù yùn qǐng huǒ ]
见“ 束緼請火 ”。
束緼请火 [ shù yùn qǐng huǒ ]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
束身自重 [ shù shēn zì zhòng ]
束:约束;重:尊重,看重。严格约束自己。
束身自好 [ shù shēn zì hào ]
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束手束足 [ shù shǒu shù zú ]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束带矜庄 [ shù dài jīn zhuāng ]
束:扎束;带:玉带,朝廷服饰;庄:庄重。腰扎玉带,态度庄重。
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束身修行 [ shù shēn xiū xíng ]
束身:约束自身。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束身就缚 [ shù shēn jiù fù ]
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束带结发 [ shù dài jié fā ]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束身自爱 [ shù shēn zì ài ]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束手缚脚 [ shù shǒu fù jiǎo ]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束缊请火 [ shù yùn qǐng huǒ ]
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案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悬兵束马 [ xuán bīng shù mǎ ]
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束缊乞火 [ shù yùn qǐ huǒ ]
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乞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橐甲束兵 [ tuó jiǎ shù bīng ]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顶冠束带 [ dǐng guān shù dài ]
头上戴着朝冠,腰上束着玉带。旧指朝廷命官的装束。
束蒲为脯 [ shù pú wéi pú ]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束手就死 [ shù shǒu jiù sǐ ]
束:捆绑。捆起手来等死
束修自好 [ shù xiū zì hào ]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绸缪束薪 [ chóu móu shù xīn ]
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束带蹑履 [ shù dài niè lǚ ]
束带:扎紧衣服;蹑履:穿鞋。指穿戴整肃,用来表示恭敬。
束缊还妇 [ shù yūn huán fù ]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束之高屋 [ shù zhī gāo wū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成语拼音】shù yùn
【成语解释】亦作“束薀”。1.捆扎乱麻为火把。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师五千列阵而出,于时束藴居后,约战酣而燎。”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2).见“ 束緼请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