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 [ gōng gōng pó pó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蝎蝎螫螫 [ xiē xiē zhē zhē ]
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公不离婆 [ gōng bù lí pó ]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殴公骂婆 [ ōu gōng mà pó ]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三姑六婆 [ sān gū liù pó ]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白发婆娑 [ bái fā pó suō ]
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老子婆娑 [ lǎo zǐ pó suō ]
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妇姑勃谿 [ fù gū bó xī ]
妇姑:儿媳和婆婆;勃谿:家庭争吵。原指婆婆和儿媳间的争吵。后也比喻内部争斗。
不哑不聋 [ bù yǎ bù lóng ]
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指长辈要宽宏大量
阿姑阿翁 [ ā gū ā wēng ]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伯道无儿 [ bó dào wú ér ]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反道败德 [ fǎn dào bài dé ]
违反正道,败坏道德。
面如土色 [ miàn rú tǔ sè ]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秤不离砣 [ chèng bù lí tuó ]
秤和砣是一整套衡器。比喻事物之间有连带关系或关系亲密。
性急口快 [ xìng jí kǒu kuài ]
性子急,有话就说。
古语常言 [ gǔ yǔ cháng yán ]
常言: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言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
进道若退 [ jìn dào ruò tuì ]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盗亦有道 [ dào yì yǒu dào ]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婆娑起舞 [ pó suō qǐ wǔ ]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传道穷经 [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阿家阿翁 [ ā jiā ā wēng ]
阿:名词的前缀。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成语拼音】dào pó
【成语解释】尼姑庵中的女执役者。 明 冯梦龙 《风流梦·石姑阻欢》:“你快把门儿启,休瞒俺道婆。” 清 李渔 《意中缘·遣媒》:“我如今做了道婆,人都説是吃斋把素看经念佛的人,口里没有誑语,所以説来的亲事,再没有不成的。”《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只见一个女尼带了一个道婆来到园内腰门那里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