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贤乐善 [ tuī xián lè shàn ]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推情准理 [ tuī qíng zhǔn lǐ ]
推:推测;准:定。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互相推诿 [ hù xiāng tuī wěi ]
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推三挨四 [ tuī sān āi sì ]
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推而广之 [ tuī ér guǎng zhī ]
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东推西阻 [ dōng tuī xī zǔ ]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依此类推 [ yī cǐ lèi tuī ]
按此标准向同类推理
推三推四 [ tuī sān tuī sì ]
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推究根源 [ tuī jiū gēn yuán ]
推究:推求论究。推求根本,论究来源
推三拉四 [ tuī sān lā sì ]
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推贤任人 [ tuī xián rèn rén ]
推:举荐。推荐贤士,任用能人
千推万阻 [ qiān tuī wàn zǔ ]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以此类推 [ yǐ cǐ lèi tuī ]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展转推托 [ zhǎn zhuǎn tuī tuō ]
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
推崇备至 [ tuī chóng bèi zhì ]
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 yǒu xíng kě jiǎn,yǒu shù kě tuī ]
推:推求。有形迹可检验,有数据可推求
互相推托 [ hù xiāng tuī tuō ]
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推宗明本 [ tuī zōng míng běn ]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推天抢地 [ tuī tiān qiǎng dì ]
形容乱推乱搡。
推推搡搡 [ tuī tuī sǎng sǎng ]
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推三宕四 [ tuī sān dàng sì ]
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推东主西 [ tuī dōng zhǔ xī ]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上援下推 [ shàng yuán xià tuī ]
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拼音】tuī shì
【成语解释】◎ 推事 tuīshì(1) [judge]∶旧时法院的审判员(2) [recommend and wait on]∶推尊侍奉英文翻译1.[旧] judge详细解释(1).推尊侍奉。《宋书·南平王铄传》:“ 鑠 素不推事 世祖 ,又为 元凶 所任,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南史·范云传》:“ 梁武 与兄 懿 卜居东郊之外, 云 亦筑室相依……因是尽心推事。”(2).推荐职务。《南齐书·张岱传》:“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3).勘断案件。亦为官名。 宋 代称大理寺推丞、评事。后亦以泛称法官、审判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宋史·职官志五》:“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或送御史臺治之。” 郭沫若 《初出夔门》二:“京官是同县的举人,也是在 日本 留过几个月学的,在做着高等审判厅的推事。” 马南邨 《燕山夜话·“推事”种种》:“古今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推事’,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