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冠方领 [ yuán guān fāng lǐng ]
冠:古代的帽子。圆形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
春风沂水 [ chūn fēng yí shuǐ ]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心服情愿 [ xīn fú qíng yuàn ]
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涕泗流涟 [ tì sì liú lián ]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孤蹄弃骥 [ gū tí qì jì ]
孤:单一;骥:骏马。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而放弃骏马不用。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俯首帖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知生之民 [ zhī shēng zhī mín ]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九转功成 [ jiǔ zhuǎn gōng chéng ]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得马折足 [ dé mǎ shé zú ]
指因福而得祸。
求马于唐肆 [ qiú mǎ yú táng sì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走马之任 [ zǒu mǎ zhī rèn ]
骑着马去上任。指官员出任新的职位
土牛木马 [ tǔ niú mù mǎ ]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得马生灾 [ dé mǎ shēng zāi ]
指因福而得祸。
得马失马 [ dé mǎ shī mǎ ]
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连三并四 [ lián sān bìng sì ]
犹言接连不断。
凤冠霞帔 [ fèng guān xiá pèi ]
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狐裘羔袖 [ hú qiú gāo xiù ]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高冠博带 [ gāo guān bó dài ]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胡服骑射 [ hú fú qí shè ]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疾风迅雷 [ jí fēng xùn léi ]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士马精强 [ shì mǎ jīng qiáng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不识不知 [ bù shí bù zhī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害群之马 [ hài qún zhī mǎ ]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万物一马 [ wàn wù yī mǎ ]
事物虽复杂,但用一匹马的道理就可以概括。指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它事物的道理。
【成语拼音】mǎ fú zǐ
【成语解释】指 战国 赵 名将 赵奢 之子 赵括 赵奢 封为 马服君 ,故其子有此称。《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韩 赵 恐,使 苏代 厚币説 秦 相 应侯 曰:‘ 武安君 禽 马服子 乎?’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