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龙节 [ hǔ fú lóng jié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鬼画符 [ guǐ huà fú ]
符:符咒,符箓。好像鬼画的符咒,乱涂乱画
言行相符 [ yán xíng xiāng fú ]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名不符实 [ míng bù fú shí ]
名声与实际不符。
书符咒水 [ shū fú zhòu shuǐ ]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百龙之智 [ bǎi lóng zhī zhì ]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一龙一猪 [ yī lóng yī zhū ]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药店飞龙 [ yào diàn fēi lóng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焚符破玺 [ fén fú pò xǐ ]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鼎玉龟符 [ dǐng yù guī fú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龙生九子 [ lóng shēng jiǔ zǐ ]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龙拏虎跳 [ lóng ná hǔ tiào ]
犹言龙争虎斗。
曝腮龙门 [ pù sāi lóng mén ]
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雕龙画凤 [ diāo lóng huà fèng ]
刻绘龙凤。
骊龙颌下取明珠 [ lí lóng hé xià qǔ míng zhū ]
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一登龙门 [ yī dēng lóng mén ]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龙蟠虎绕 [ lóng pán hǔ rào ]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口不应心 [ kǒu bù yìng xīn ]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龙拏虎掷 [ lóng ná hǔ zhì ]
犹言龙争虎斗。
鼎湖龙去 [ dǐng hú lóng qù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护身符 [ hù shēn fú ]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
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龙骧虎步 [ lóng xiāng hǔ bù ]
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有龙则灵 [ yǒu lóng zé líng ]
水潭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成语拼音】lóng fú
【成语解释】(一)、即龙节。借指地方长官。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身随玉帐心应愜,官佐龙符势又全。”参见“ 龙节 ”。
(二)、指道教符箓。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一八四:“记得禁中施妙术,龙符一道裂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