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路 [ tǔ bā lù ]
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土气的人
惊魂失魄 [ jīng hún shī pò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同“惊魂丧魄”。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yǎn guān liù lù , ěr tīng bā fāng ]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围追堵截 [ wéi zhuī dǔ jié ]
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通衢广陌 [ tōng qú guǎng mò ]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
猛虎出山 [ měng hǔ chū shān ]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英勇善战 [ yīng yǒng shàn zhàn ]
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衣单食薄 [ yī dān shí bó ]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东驰西击 [ dōng chí xī jī ]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鸭步鹅行 [ yā bù é xíng ]
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枕席还师 [ zhěn xí huán shī ]
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同“枕席过师”。
康庄大路 [ kāng zhuāng dà lù ]
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言出法随 [ yán chū fǎ suí ]
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姿意妄为 [ zī yì wàng wéi ]
任意胡作非为,常指极端地固执己见和偏爱自己的习惯,常含有一种几乎难以抑制的反复无常的意味。
康庄大道 [ kāng zhuāng dà dào ]
康庄:平坦,通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生力军 [ shēng lì jūn ]
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
八字打开 [ bā zì dǎ kāi ]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粗声粗气 [ cū shēng cū qì ]
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 guī shī wù yǎn, qóng kòu mò zhuī ]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
孤军独战 [ gū jūn dú zhàn ]
孤:单独。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
胆壮心雄 [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四至八道 [ sì zhì bā dào ]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孤军作战 [ gū jūn zuò zhàn ]
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比喻单独办事,没有人支援。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拼音】bā lù jūn
【成语解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八路军发展到一百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