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辱国殃民 [ rǔ guó yāng mín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殃国祸家 [ yāng guó huò jiā ]
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 ]
指先于别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
辱国殄民 [ rǔ guó tiǎn mín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光被四表 [ guāng bèi sì biǎo ]
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横祸飞灾 [ héng huò fēi zāi ]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同“横殃飞祸”。
误国殄民 [ wù guó tiǎn mín ]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四百四病 [ sì bǎi sì bìng ]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近火先焦 [ jìn huǒ xiān jiāo ]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四维不张 [ sì wéi bù zhāng ]
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病病殃殃 [ bìng bìng yāng yāng ]
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六通四辟 [ liù tōng sì pì ]
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四时八节 [ sì shí bā jié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自诒伊戚 [ zì yí yī qī ]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四冲八达 [ sì chōng bā dá ]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放诸四裔 [ fàng zhū sì yì ]
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误国害民 [ wù guó hài mín ]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志在四海 [ zhì zài sì hǎi ]
犹志在四方。
推东主西 [ tuī dōng zhǔ xī ]
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云扰幅裂 [ yún rǎo fú liè ]
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四脚朝天 [ sì jiǎo cháo tiān ]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两道三科 [ liǎng dào sān kē ]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