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礼 [ zhī shū shí lǐ ]
有文化,懂礼貌
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知人下士 [ zhī rén xià shì ]
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书读五车 [ shū dú wǔ chē ]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腹载五车 [ fù zài wǔ chē ]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书呆子 [ shū dāi zi ]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礼士亲贤 [ lǐ shì qīn xián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混然一体 [ hùn rán yī tǐ ]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徒读父书 [ tú dú fù shū ]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白面儒冠 [ bái miàn rú guān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 [ bái miàn rú shēng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 [ bái miàn shū láng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渔经猎史 [ yú jīng liè shǐ ]
渔、猎:涉猎。涉猎经典史籍。指泛读群书,知识广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dú wàn juàn shū xíng wàn lǐ lù ]
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读万卷书 [ dú wàn juàn shū ]
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通儒达识 [ tōng rú dá shí ]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以书为御 [ yǐ shū wéi yù ]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远求骐骥 [ yuǎn qiú qí jì ]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知书知礼 [ zhī shū zhī lǐ ]
有才学,懂礼仪
知书识字 [ zhī shū shí zì ]
指有文化修养
朝思夕计 [ cháo sī xī jì ]
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九儒十丐 [ jiǔ rú shí gài ]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知机识变 [ zhī jī shí biàn ]
机:时机。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识微知著 [ shí wēi zhī zhuó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