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刈旗 [ zhǎn jiàng yì qí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斩竿揭木 [ zhǎn gān jiē mù ]
犹言斩木揭竿。
搴旗斩将 [ qiān qí zhǎn jiāng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批鳞请剑 [ pī lín qǐng jiàn ]
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斩荆披棘 [ zhǎn jīng pī jí ]
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截铁斩钉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同“斩钉截铁”。
斩将搴旗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斩将夺旗 [ zhǎn jiàng duó qí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斩钉切铁 [ zhǎn dīng qiē tiě ]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利落。亦比喻雄健有力。同“斩钉截铁”。
快刀斩麻 [ kuài dāo zhǎn má ]
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斩头去尾 [ zhǎn tóu qù wěi ]
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
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快刀斩乱丝 [ kuài dāo zhǎn luàn sī ]
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过五关,斩六将 [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
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搴旗斩馘 [ qiān qí zhǎn guó ]
搴:拔取;馘:割敌人的左耳。拔取敌人的旗帜,斩杀敌人的将士。形容勇猛善战
头足异处 [ tóu zú yì chǔ ]
指被斩。
嚼铁咀金 [ jiáo tiě jǔ jīn ]
指说话斩截。
负芒披苇 [ fù máng pī wěi ]
犹言披荆斩棘。
一刀两段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①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同“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枭首示众 [ xiāo shǒu shì zhòng ]
斩首悬示于众。
诛尽杀绝 [ zhū jìn shā jué ]
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刈蓍亡簪 [ yì shī wáng zān ]
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
造谣惑众 [ zào yáo huò zhòng ]
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头足异所 [ tóu zú yì suǒ ]
指被斩。同“头足异处”。
锥刀之利 [ zhuī dāo zhī lì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成语拼音】zhǎn yì
【成语解释】(1).砍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兵燹后,寿藤古木斩刈无存。”(2).斩杀。《孔子家语·六本》:“斩刈黎民,如草芥焉。”《金史·移剌成传》:“以所部护粮赴 扬州 ,敌兵乘夜来攻, 成 整兵奋击,斩刈甚众。”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太垣靳公传》:“国家新造,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斩刈首馘之餘,汩没於奴隶。”(3).断绝;灭绝。《左传·昭公二十年》:“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蛊》:“斩刈宗社,失其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