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为本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民以食为本 [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本固邦宁 [ běn gù bāng níng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青衣乌帽 [ qīng yī wū mào ]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去末归本 [ qù mò guī běn ]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反行两得 [ fǎn xíng liǎng dé ]
行:行事。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百足不僵 [ bǎi zú bù jiāng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决一雌雄 [ jué yī cí xióng ]
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兵连祸接 [ bīng lián huò jiē ]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丝毫不差 [ sī háo bù chà ]
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道高望重 [ dào gāo wàng zhòng ]
犹言德高望重。
封豨长蛇 [ fēng xī cháng shé ]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耗矣哀哉 [ hào yǐ āi zāi ]
语本《汉书·董仲舒传》:“ 秦 國用之,死者甚衆,刑者相望,秏矣哀哉!” 颜师古 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誅殺甚…
缾竭罍耻 [ píng jié léi chǐ ]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yú hé xióng zhǎng bù kě jiān dé ]
欲:原意为“想要的”,这里引申为“喜欢的” 熊掌:熊的脚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得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