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邑大都 [ tōng yì dà dōu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简断编残 [ jiǎn duàn biān cán ]
简:竹简;编: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形容书籍磨损残破
朝经暮史 [ zhāo jīng mù shǐ ]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家鸡野鹜 [ jiā jī yě wù ]
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赫赫英名 [ hè hè yīng míng ]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英雄的大名,非常显耀,人人知晓。
腹载五车 [ fù zài wǔ chē ]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好佚恶劳 [ hǎo yì è láo ]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同“好逸恶劳”。
文字狱 [ wén zì yù ]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睹始知终 [ dǔ shǐ zhī zhōng ]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书符咒水 [ shū fú zhòu shuǐ ]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河鱼天雁 [ hé yú tiān yàn ]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画沙印泥 [ huà shā yìn ní ]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水火兵虫 [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三写易字 [ sān xiě yì zì ]
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体大思精 [ tǐ dà sī jīng ]
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
溪壑无厌 [ xī hè wú yàn ]
溪壑:山里的溪流和深谷;厌:满足。比喻人的贪欲太大,难以满足
龙骧豹变 [ lóng xiāng bào biàn ]
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口口相传 [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较德焯勤 [ jiào dé zhuō qín ]
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书囊无底 [ shū náng wú dǐ ]
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志枭逆虏 [ zhì xiāo nì lǔ ]
袅:悬头示众,引申为消灭;逆虏:敌人。指立志消灭敌人
牙签玉轴 [ yá qiān yù zhóu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画荻教子 [ huà dí jiào zǐ ]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见始知终 [ jiàn shǐ zhī zhōng ]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