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之乎也 [ liū zhī hū yě ]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者也之乎 [ zhě yě zhī hū ]
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溜之大吉 [ liū zhī dà jí ]
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
黑不溜秋 [ hēi bu liū qiū ]
形容黑得很难看
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口耳之学 [ kǒu ěr zhī xué ]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行若无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赫赫之光 [ hè hè zhī guāng ]
赫赫:显著貌。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
驷之过隙 [ sì zhī guò xì ]
用以比喻光阴飞逝。
巍巍荡荡 [ wēi wēi dàng dàng ]
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之乎者也 [ zhī hū zhě yě ]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蟠屈缭纠 [ pán qū liáo jiū ]
弯曲缠绕。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不見夫花匠乎?以松柏之健勁,而能蟠屈繚糾之,使如盤、如梯、如牖、如立…
于呼哀哉 [ yú hū āi zāi ]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克己慎行 [ kè jǐ shèn xíng ]
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支策据梧 [ zhī cè jù wú ]
此指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形容用心劳神。
大泽礨空 [ dà zé lěi kōng ]
大泽:很大的水面,多指湖泊;礨空:蚁穴。小蚂蚁空居于大泽之中。形容二者相比过于悬殊。
泱泱大风 [ yāng yāng dà fēng ]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歪谈乱道 [ wāi tán luàn dào ]
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
不言之言 [ bù yán zhī yán ]
意在言外的话。
冠山戴粒 [ guàn shān dài lì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醉翁之意不在酒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祝鮀之佞 [ zhù tuó zhī nìng ]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蚤出莫入 [ zǎo chū mò rù ]
同“ 蚤出夜入 ”。《墨子·尚贤中》:“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神融气泰 [ shén róng qì tai ]
精神融和气息通泰。
察察而明 [ chá chá ér míng ]
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