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自为 [ xíng yán zì wéi ]
行:行为;言:言论。行为和言论都是自己发出的。比喻要自己约束自己
爪牙之士 [ zhǎo yá zhī shì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兄友弟恭 [ xiōng yǒu dì gōng ]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趁热打铁 [ chèn rè dǎ tiě ]
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
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燕金募秀 [ yān jīn mù xiù ]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惊心眩目 [ jīng xīn xuàn mù ]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乘热打铁 [ chéng rè dǎ tiě ]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黄中通理 [ huáng zhōng tōng lǐ ]
理:玉石的纹路,引申为物的纹理或事的条理。以黄色居中而兼有四方之色。指通晓事物的道理。
四海承平 [ sì hǎi chéng píng ]
国家持久太平
裂土分茅 [ liè tǔ fēn máo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不可救疗 [ bù kě jiù liáo ]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随圆就方 [ suí yuán jiù fāng ]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同“随方就圆”。
诡诞不经 [ guǐ dàn bù jīng ]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再三再四 [ zài sān zài sì ]
重复好几次。
弃易求难 [ qì yì qiú nán ]
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推之四海而皆准 [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国安民泰 [ guó ān mín tài ]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一方之艺 [ yī fāng zhī yì ]
有某一方面技艺。指有一技之长。
匹马一麾 [ pǐ mǎ yī huī ]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善门难开 [ shàn mén nán kāi ]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无欺暗室 [ wú qī àn shì ]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君臣佐使 [ jūn chén zuǒ shǐ ]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兼官重绂 [ jiān guān zhòng fú ]
指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原璧归赵 [ yuán bì guī zhào ]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指原物归还,并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