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孔子 [ dōng jiā kǒng zǐ ]
对 孔子 的一种称呼。
东家丘 [ dōng jiā qiū ]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孔孟之道 [ kǒng mèng zhī dào ]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不识东家 [ bù shí dōng jiā ]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子曰诗云 [ zǐ yuē shī yún ]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河目海口 [ hé mù hǎi kǒu ]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百家诸子 [ bǎi jiā zhū z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薰莸有别 [ xūn yóu yǒu bié ]
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延绵不绝 [ yán mián bù jué ]
出自《孔子家语·观周》,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的成语。
傫如丧狗 [ lěi rú sàng gǒu ]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恶言不入于耳 [ è yán bù rù yú ěr ]
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邹鲁遗风 [ zōu lǔ yí fēng ]
邹、鲁: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丧家之犬 [ sàng jiā zhī quǎn ]
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足不履影 [ zú bù lǚ yǐng ]
比喻循规蹈矩。
东观之殃 [ dōng guān zhī yāng ]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杨虎围匡 [ yáng hǔ wéi kuāng ]
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通今博古 [ tōng jīn bó gǔ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聪明睿智 [ cōng míng ruì zhì ]
指聪颖明智。
兵不逼好 [ bīng bù bī hǎo ]
兵:出兵打仗;逼:威胁;好:指友好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梦见周公 [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登山小鲁 [ dēng shān xiǎo lǔ ]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以辞取人 [ yǐ cí qǔ rén ]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于家为国 [ yú jiā wéi guó ]
为国家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