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识之无 [ cū shí zhī wú ]
四字成语。
仅识之无 [ jǐn shí zhī wú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不识之无 [ bù shí zhī wú ]
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略识之无 [ lüè shí zhī wú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戛釜撞翁 [ jiá fǔ zhuàng wèng ]
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临危效命 [ lín wēi xiào mìng ]
效:献出。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无名之朴 [ wú míng zhī pǔ ]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返虚入浑 [ fǎn xū rù hún ]
①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指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无名之璞 [ wú míng zhī pú ]
指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同“无名之朴”。
玄妙无穷 [ xuán miào wú qióng ]
玄妙:事理深奥难明。深奥神奇到了极点
群居穴处 [ qún jū xué chǔ ]
原始人类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浅陋。
豁然贯通 [ huò rán guàn tōng ]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鹘仑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一个半个 [ yī gè bàn gè ]
指为数甚少。
弃琼拾砾 [ qì qióng shí lì ]
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兴尽悲来 [ xìng jìn bēi lái ]
兴:兴致,兴味。高兴到了极点,使人悲苦的事就来了
鉴机识变 [ jiàn jī shí biàn ]
察看时机,了解动向。
三尺童子 [ sān chǐ tóng zǐ ]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连章累牍 [ lián zhāng lěi dú ]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以夜继日 [ yǐ yè jì rì ]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蚁鼻之缺 [ yǐ bí zhī quē ]
像蚂蚁鼻子那样小的缺陷。比喻微不足道的缺点。
恶衣粗食 [ è yī cū shí ]
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有识之士 [ yǒu shí zhī shì ]
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一饭之恩 [ yī fàn zhī ēn ]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识微知著 [ shí wēi zhī zhuó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