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膝蜂腰 [ hè xī fēng yāo ]
①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蜂腰鹤膝 [ fēng yāo hè xī ]
指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
病魔缠身 [ bìng mó chán shēn ]
指长期患病。
气竭声嘶 [ qì jié shēng sī ]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上吐下泻 [ shàng tù xià xiè ]
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
弥留之际 [ mí liú zhī jì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应声虫 [ yìng shēng chóng ]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病病歪歪 [ bìng bing wāi wāi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五痨七伤 [ wǔ láo qī shāng ]
痨:结核病。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贫病交攻 [ pín bìng jiāo gōng ]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工愁善病 [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大渐弥留 [ dà jiàn mí liú ]
大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
癣疥之疾 [ xuǎn jiè zhī jí ]
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
病来如山倒 [ bìng lái rú shān dǎo ]
形容疾病发作得快。
外感内伤 [ wài gǎn nèi shāng ]
①中医指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愁潘病沈 [ chóu pān bìng shěn ]
泛指烦恼和疾病。
病去如抽丝 [ bìng qù rú chōu sī ]
形容病愈很快而且彻底
药石无效 [ yào shí wú xiào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牛衣病卧 [ niú yī bìng wò ]
形容贫病交迫。
霍然而愈 [ huò rán ér yù ]
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四百四病 [ sì bǎi sì bìng ]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病由口入 [ bìng yóu kǒu rù ]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却病延年 [ què bìng yán nián ]
指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贫病交侵 [ pín bìng jiāo qīn ]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风寒暑湿 [ fēng hán shǔ shī ]
导致患病的四种因素。泛指致病的原因
【成语拼音】shēng bìng
【成语解释】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宋 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必费考索,推声病,未有若时文,空疏不学之人皆可为之也。”参阅 郭绍虞《永明声病说》、《再论永明声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