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疑虚猲 [ dòng yí xū xiē ]
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同“恫疑虚喝”。
虚无恬淡 [ xū wú tián dàn ]
虚无:空虚;恬淡:清静而无所作为。清虚淡泊,无所作为
虚而虚之 [ xū ér xū zhī ]
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
忝窃虚名 [ tiǎn qiè xū míng ]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虚受益,满招损 [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乘虚迭出 [ chéng xū dié chū ]
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虚船触舟 [ xū chuán chù zhōu ]
虚:空;舟:船。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不知虚实 [ bù zhī xū shí ]
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
虚幻无实 [ xū huàn wú shí ]
虚幻:虚假。虚假不真实
虚文缛礼 [ xū wén rù lǐ ]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浮名虚利 [ fú míng xū lì ]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趁虚而入 [ chèn xū ér rù ]
趁:乘着;虚:空虚。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虚誉欺人 [ xū yù qī rén ]
誉:声誉,名誉。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
乌有先生 [ wū yǒu xiān shēng ]
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蜃楼山市 [ shèn lóu shān shì ]
蜃:大蛤蜊。比喻虚幻夸诞的事物或虚无飘渺的事物
乘虚可惊 [ chéng xū kě jīng ]
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
乘隙捣虚 [ chéng xì dǎo xū ]
趁空子,攻虚弱。
谦恭虚己 [ qiān gōng xū jǐ ]
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五虚六耗 [ wǔ xū liù hào ]
比喻弄虚作假。
体国安民 [ tǐ guó ān mín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名不虚立 [ míng bù xū lì ]
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虚词诡说 [ xū cí guǐ shuō ]
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虚一而静 [ xū yī ér jìng ]
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
高谈虚辞 [ gāo tán xū cí ]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成语拼音】xū guó
【成语解释】(一)、无备之国。《穀梁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人入 滑 …… 秦 越千里之险入虚国。”范宁 注:“滑 无备,故言虚国。”
(二)、空其国。《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并州 既定,曹操 商议西击 乌桓 …… 郭嘉 曰:‘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三)、无主之国。《穀梁传·僖公十七年》:“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尔。”范宁 注:“庄 九年,齐 小白 入于 齐,贬不称公子。虚国,谓 齐 无君。”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兄王伯王》:“宣德 四年,熺 请还 太原 奉 恭王 祀,上不许……是时,晋 竟虚国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