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庭一步 [ xū tíng yī bù ]
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阶柳庭花 [ jiē liǔ tíng huā ]
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日角珠庭 [ rì jiǎo zhū tíng ]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犁庭扫闾 [ lí tíng sǎo lǚ ]
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
通南彻北 [ tōng nán chè běi ]
指贯穿南北。
门庭如市 [ mén tíng rú shì ]
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lí míng jí qǐ sǎ sǎo tíng chú ]
黎明:天刚亮;庭:厅堂;除:台阶。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
钱过北斗 [ qián guò běi dǒu ]
北斗;北斗星。形容钱财很多
必不挠北 [ bì bù náo běi ]
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
日角龙庭 [ rì jiǎo lóng tíng ]
旧时相术家指天庭隆起为龙庭。称之为帝王的贵相。
北面称臣 [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北门管钥 [ běi mén guǎn yuè ]
犹北门之管。
面争庭论 [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众星拱北 [ zhòng xīng gǒng běi ]
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北辙南辕 [ běi zhé nán yuán ]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北辕适粤 [ běi yuán shì yuè ]
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
南来北往 [ nán lái běi wǎng ]
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南征北伐 [ nán zhēng běi fá ]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
庭无留事 [ tíng wú liú shì ]
庭:公庭。官府衙门内没有积压下来的事情。形容办事及时,效率高,不拖拉。
鸾鹄在庭 [ luán hú zài tíng ]
指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门庭赫奕 [ mén tíng hè yì ]
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分庭伉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扫穴犁庭 [ sǎo xué lí tíng ]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成语拼音】běi tíng
【成语解释】(一)、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
(二)、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宋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明 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清 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
(三)、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唐 杜甫《近闻》诗:“崆峒 五原 亦无事,北庭数有 关中 使。”清 吴伟业《送陇右道吴赞皇之任》诗:“移檄 北庭 收属国,閲兵西海取封侯。”
(四)、指 燕京。即今 北京市。元 建都 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