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白道字 [ chāi bái dào zì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不识之无 [ bù shí zhī wú ]
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黄卷幼妇 [ huáng juàn yòu fù ]
“绝妙”二字的隐语。
略识之无 [ lüè shí zhī wú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拆牌道字 [ chāi pái dào zì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逐句逐字 [ zhú jù zhú zì ]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片言一字 [ piàn yán yī zì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破瓜年纪 [ pò guā nián jì ]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蝇头小楷 [ yíng tóu xiǎo kǎi ]
像苍蝇头一般大小的楷体汉字。
行行蛇蚓 [ háng háng shé yǐn ]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一字千秋 [ yī zì qiān qiū ]
指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东观续史 [ dōng guān xù shǐ ]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识文谈字 [ shí wén tán zì ]
知晓文字。
纥字不识 [ hé zì bù shí ]
识:认识。指人不识字
梳文栉字 [ shū wén zhì zì ]
指训释文字。
片纸只字 [ piàn zhǐ zhī zì ]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一字之师 [ yī zì zhī shī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咬文啮字 [ yǎo wén niè zì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十字街口 [ shí zì jiē kǒu ]
十字街头。
句比字栉 [ jù bǐ zì zhì ]
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春蚓秋蛇 [ chūn yǐn qiū shé ]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杖杜弄麞 [ zhàng dù nòng zhāng ]
指人借读别字
只字不提 [ zhī zì bù tí ]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咬文嚼字 [ yǎo wén jiáo zì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句斟字酌 [ jù zhēn zì zhuó ]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成语拼音】hàn zì
【成语解释】汉语的书写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老、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汉字一般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目前使用的汉字可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如日、刃、休)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如粮、油、钢)两大类,其中形声字占多数。1949年以来,中国积极进行了汉字改革工作,在原有体系内部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